10月20日,安朴酒店全球首个安心酒店创新孵化基地发布会在深圳举行,中国饭店协会酒店数字化专委会会长张兴国发表主题为“人工智能+与隐私保护的协同之道——以双引擎驱动助酒店行业迈向全域数字化”的演讲,围绕酒店行业数智化转型与住客隐私安全进行了深度解读和分享,并表示华为带来的创新智能感知技术和解决方案,为行业破解安全隐私难题、实现酒店全域数字化注入了信心。

当前,中国酒店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,从数字消费文化的逐步形成,到如今正式迈入全域数字化建设阶段,每一步都标志着行业发展的新跨越。而在酒店行业的这场变革中,“人工智能+”与“隐私保护”成为关键要素,二者相辅相成、缺一不可,共同为酒店行业的全域数字化注入强劲动力。

图片1.png

中国饭店协会酒店数字化专委会会长 张兴国

首先,“人工智能+”成为国家战略,为酒店行业带来重大机遇。2025年8月26日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,重塑生产生活范式。这一战略对于酒店行业而言,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。以前酒店数字化多停留在单点单线的突破,比如在线预订、智能门锁等。但如今,在“人工智能+”的加持下,酒店数字化开始向全域智能化发展。智能服务机器人成为酒店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,从客房送餐、行李搬运到前台接待,应用场景不断扩展,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;酒店行业大模型逐步产生,“人工智能+”服务链和实施标准逐渐形成,让酒店的管理和服务更具规范性和科学性;甚至,“模型即服务”、“智能体即服务”成为行业共识,每个酒店拥有的智能体数量和能力,直接决定了其数字化竞争力。

同时,“人工智能+”还推动酒店行业的竞争内核发生转变。过去,酒店之间的竞争可能更多集中在硬件设施、地理位置等方面,但现在数字化竞争成为核心,而人工智能则是数字化竞争的关键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,酒店能够极大提高人效、优化人房比,创造极致效率;会员池的精准运营,也依靠人工智能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。可以说,谁能更好地运用“人工智能+”,谁就能在酒店行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。

熟悉我们酒店行业的朋友,都知道我们行业有两大核心难题,一是客户的极致体验和隐私保护,另外一个是“一块抹布抹到底”。在我们积极拥抱“人工智能+”,享受其为酒店行业带来红利的同时,隐私安全尤其是偷拍摄像头带来的隐私侵犯问题,正成为制约酒店行业全域数字化的“致命短板”,而2025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》,表明国家层面已经升级了对隐私防护的重视程度。该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,禁止在旅馆、饭店等场所的客房或包间内部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,同时要求经营管理单位必须加强日常检查,发现违法设备立即报告公安机关。防偷拍成为酒店同仁的一道必答题,是对酒店“安全服务本质”的回归——当客人连客房这一私密空间的安全都无法保障时,再智能的服务机器人、再精准的个性化推荐,都将失去信任的基础。

近年来,多地曝出的酒店客房偷拍摄像头事件,已经给行业敲响了警钟。有案例显示,不法分子利用针孔摄像头伪装成插座、烟感报警器等设备,窃取客人隐私画面,而部分酒店因未履行检查义务,不仅面临公安机关1万元以上2万元的罚款,直接负责人被追责,更导致品牌信誉一落千丈,客人预订量锐减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随着“人工智能+”技术普及,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将AI算法与偷拍设备结合,实现画面自动筛选、隐私信息智能提取,让侵犯行为更具隐蔽性。这种情况下,若酒店仍停留在“人工查房”的传统模式,既无法应对技术化偷拍的挑战,也不符合条例中“日常管理和检查义务”的刚性要求。可以说,防偷拍摄像头工作的成效,直接决定了客人对酒店智能服务的接受度,更是“人工智能+”能否在酒店落地生根的前提。

这次发布会上,华为最新的Wi-Fi 7智能感知技术,实现各类非法影像设备全识别,给酒店行业这个难题带来了解决的希望,相比传统非法影像设备检测方案具有全时检测、准确率高等显著优势。我相信该技术一定会给酒店行业带来一股清风,助力酒店行业打造纯净、安全的客房空间,我也相信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和实践将会成为热点。在此,也特别感谢像华为这样的公司,给酒店行业做出的持续努力和贡献。

未来,随着“人工智能+”与“隐私保护”技术的深度融合,“智能+安全”的体验才是全域数字化的核心要义,更是中国酒店品牌走向全球的底气所在。让“人工智能+”与“隐私保护”同频共振,共同推动酒店行业迈入更安全、更智能的全域数字化新时代!(中国饭店协会酒店数字化专委会会长张兴国)